fallout8论坛碎梦咖啡大炮之家 → 苏/俄机枪简史 六

  共有1232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苏/俄机枪简史 六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原罪
  1楼 个性首页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贴子:344 积分:227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4/14 8:43:52
苏/俄机枪简史 六  发贴心情 Post By:2008/4/19 8:41:23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G-43重机枪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使用两联装ZPU系列14.5毫米口径高射机枪平射地面目标,具有强大的杀伤力。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朝鲜人民军使用捷格加廖夫轻机枪打击美国侵略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960年,苏联设计师尼古拉·弗拉基米尔·马卡洛夫别出心裁地为RPK机枪设计了一种弯枪管,另一位设计师什莫科夫也专门为它开发出球形射击座,这种机枪地最大特点是枪管弯曲90度,这种机枪主要为坦克准备,以消除近战

  相关资料:阿富汗游击队“猎鹿”战术

  20世纪80年代,苏联为南下印度洋打开出海通道,瞄上了中亚山国阿富汗。在长期的军援和大批的顾问控制下,阿富汗逐渐成为苏联的“友好国家”。可是阿明总统上台后,不但排挤苏联人,而且出现了亲西方的举动。这使苏联非常恼火。为了保住阿富汗这个南下跳板,苏联决定派军队入侵,清除阿明这个眼中钉。

  在苏联强大的装甲部队和空军的打击下,阿富汗正规军一触即溃。阿明总统被打死,阿富汗全境被占领。可视同所用的入侵者一样,苏联占领均遭到了不甘屈服的阿富汗人民的强烈反抗。由各部族人员组成的阿富汗游击队以落后的老式武器顽强打击苏联军队和阿富汗傀儡政府军。由于阿境内多山,主要公路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条,所以阿富汗游击队就把打击苏军补给车队作为主要目标。虽然游击队装备落后,可是多山的地形加上灵活的“打了就跑”的战术使苏军补给车队屡屡受袭,等到苏军打部队报复时,游击队早已没有了踪影。

  感到严重威胁的苏军为了肃清抵抗力量,将其武库中威力强大的苏-25攻击机和米-24母鹿武装直升机投入围剿游击队的作战行动。特别是后者的加入给游击队活动带来了极大困难。米-24不但可以携带反坦克导弹、火箭和机枪等打击地面目标,而且还可以搭载步兵进行机降突击作战。由于其低空性能好、速度快、机动能力强、火力猛,使得只有轻武器的阿富汗游击队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无法对抗且损失惨重。

  面对米-24的肆虐,阿富汗游击队并没有消沉和屈服。在经过长期血的教训后,他们终于发现了米-24的弱点和行动规律,找到了对付的办法。鉴于米-24有装甲防护和经常沿山谷飞行的特点,阿富汗游击队在美国军事专家的指导下,采取了一种诱击的战术相抗。其主要做法是在山谷间搭设一些假的营地(夜间还故意点燃篝火)引诱米-24直升机来袭,而在米-24必经的路线上居高架设数挺缴获的苏制12.7毫米DShK-38/46大口径机枪(这是阿富汗游击队的主要火力来源,通常布置3-4挺),组成交叉火力。当苏军米-24直升机群来袭时,游击队居高临下、在山顶以机枪的密集火力对沿山谷低空飞行的米-24防护脆弱的悬翼、桨毂、座舱侧面等部位进行集火射击。在这种战术的打击下,苏军被击落了不少米-24,同时还有许多受损。为减少损失,苏军不得不拉高米-24的飞行高度,减少其作战次数,对进攻方式也进行了调整,从而降低了对阿富汗游击队的威胁。在阿富汗游击队获得美制毒刺防空导弹前,阿富汗人一直用这种“土法”打击苏军米-24武装直升机,暂时遏制了其猖獗的攻击。

  苏/俄机枪弹家族

  英国曾有人说弹药是武器的“生命原由”,也就是“命根”的意思。苏联研制5.45毫米枪族时曾耗时十年,主要技术难点就是5.45毫米枪弹的研制。苏/俄机枪口径有5.45毫米、7.62毫米、12.7毫米和14.5毫米四种,配用的子弹分别为5.45×39毫米卡拉什尼科夫弹、7.62×54毫米M1908 R弹、7.62×39毫米M-43弹、12.7×108毫米捷格加廖夫弹和14.5×114毫米弹。

  5.45×39毫米卡拉什尼科夫弹是苏联在1974年定型和列装,用以取代M-43式步枪弹。该弹继承了M-43式枪弹的外形,弹头由黄铜被甲、铅套和钢心组成。弹头的弧形半径很大,为口径的11倍,以改善弹形,减小飞行阻力。虽然口径和质量较小,但存速存能却较大,侵彻力很强。

  7.62×54毫米M1908 R枪弹又称7.62毫米莫辛·纳甘枪弹,1891年与M1891式莫辛·纳甘步枪列装于俄国军队。1908年将弹头改为尖头、铅心、被甲弹头,定型为M1908 R式7.62毫米步枪弹,简称“轻弹”。

  7.62×39毫米M-43枪弹是苏联在二战时研制的一种中间型枪弹,是应用国家多、型号齐全、沿用时间长达半个世纪的中间型步枪弹。全弹重16.4克,初速710米/秒,枪口动能2010焦耳,平均最大膛压275兆帕。

  12.7×108毫米捷格加廖夫弹是苏联于20世纪20年代末参照德国的13毫米坦克和航空机枪弹为DShK系列机枪研制的,1938年开始装备部队,一直使用至今。该弹全长146.8毫米,全弹重131克(钢壳)或124克(铜壳),弹头直径12.95毫米,初速840米/秒,枪口动能15570焦耳,平均最大膛压304兆帕。

  14.5×114毫米机枪弹又称14.5毫米大口径机枪弹,主要配用于ZPU系列14.5毫米口径高射机枪。该弹全长155.8毫米,全弹重200克,弹头直径14.5毫米,弹头长66.7毫米,弹头重63.44克,弹壳最大直径27毫米,弹壳长114.3毫米,底缘直径26.9毫米,发射药重31克,初速976米/秒,枪口动能30215焦耳,平均最大膛压324兆帕。

  支持(中立(反对(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