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llout8论坛碎梦咖啡大炮之家 → 苏/俄机枪简史 五

  共有1176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苏/俄机枪简史 五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原罪
  1楼 个性首页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贴子:344 积分:227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4/14 8:43:52
苏/俄机枪简史 五  发贴心情 Post By:2008/4/19 8:39:24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在芬兰前线作战的苏联红军机枪手,他们正在操作一挺马克沁重机枪。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即使在战术装备均完全现代化的伟大卫国战争期间,马克沁重机枪仍大量充斥在武器短缺的苏联红军及同盟者的队列中。这是1944年捷克斯洛伐克志愿军使用马克沁M1910式重机枪阻击德军的镜头。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装备加特林机枪的沙俄军队,在1877-1878年打击土耳其的多瑙河战争中曾大量使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苏联海军步兵班配合使用的RPD轻机枪与AK-47自动步枪。
    ◎ 咆哮的“岩石”:NSV系列重机枪

  苏联红军最有威力的武器是什么?坦克!而苏联坦克从二战结束发展到战后第三代主战坦克,几乎所有“器官”都新陈代谢了一遍,可有一样却始终没有动静——DShK-38/46型机枪。“作战无小事”,为DShK-38/46型机枪寻找替代的工作在60年代提上议事日程,因为当时T-64和T-72两款志在超过西方的主战坦克研制已迫在眉睫。

  前文提到设计师格利高里·尼基金和尤里·索科洛夫在苏联第一代通用机枪竞标中败给了卡拉什尼科夫,但他们没有放弃自己的努力,1972年,尼基金、索科洛夫和另一位设计师弗拉基米尔·伏尔科夫设计出使用12.7×108毫米口径重弹的NSV重机枪,赢得上级赞赏,获准取代DshK系列,成为苏联坦克的制式武器。该枪的军队编号为“NSV”,即上述三位设计师姓氏的打头字母,苏联红军给它的绰号是“岩石”(Kord)。该枪可用作对地作战的支援武器,对付2000米距离内的火力点、坦克及各种运输车辆;也可用作对空作战的高射武器,对付低空飞行目标。

  NSV的基本结构及外形都取自尼基金和索科洛夫原来竞标的7.62毫米口径通用机枪,以至于有很长时间被西方轻武器专家误以为卡拉什尼科夫也参与了NSV的设计(尼基金-索科洛夫机枪与PK机枪外形很相似)。该枪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和枪机偏转式闭锁机构,整个自动机相联在一起,可以整体取出,便于战场擦拭。该枪枪管更换非常迅速,每射击1000发后需更换枪管。全枪长1560毫米,全枪重25公斤,枪管重9公斤,机枪配不同枪架可作为不同机枪使用。NSV装在步兵用6T7式枪架上,主要用于对付地面目标,称为NSVS机枪;装在高射枪架上称为NSV型12.7毫米高射机枪,可360度旋转;装在坦克装甲车上称为坦克并列机枪。该枪对地面目标射击使用普通机械瞄准具和SPP昼用瞄准具,对空中目标射击时使用10P81式准直光学瞄准镜,也可配用10P80式瞄准镜和1PN52-1式夜视瞄准镜。

  该枪发射苏联特别研制的12.7×108毫米口径大威力重弹,包括有穿甲弹、穿甲燃烧弹、穿甲燃烧曳光弹以及瞬爆弹,枪口初速845米/秒,最大射程6000米,表尺射程2000米,有效射程1500~2000米,理论射速700~800发/分,战斗射速80~100发/分,它对付1500米内的轻装甲目标及火力点绰绰有余,采用弹链供弹,弹链箱可装50发枪弹。

  西方最早是在1970年莫斯科红场阅兵式上露面的T-64主战坦克上发现该枪的,然后在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时大量配备给机械化部队分队和“坦克护路队”,主要用于要点保卫和封锁山谷隘口,苏军基层官兵感觉NSV系列重机枪射击时非常稳定,弹着散布面保持最佳范围内,属于良好的面杀伤武器。苏联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通过出口T-72坦克将NSV重机枪提供给华约伙伴国及第三世界国家,印度1999年宣布国产阿尔琼坦克将NSV列为自卫机枪。

  ◎ 后继乏力?

  纵观苏/俄机枪发展可以发现,其研制和生产的所有机枪的特点都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生产、火力强大、可靠性好、价格低廉的特点,在技术上不求标新立异,而是稳步前进、继承性好。这点与西方国家喜欢用新技术、注重人机功效、外形漂亮、加工精致、造价高的发展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也就是说苏/俄机枪(包括所有武器)是为战斗士兵设计的,去掉了一切花哨的东西,只求实用。正因如此,苏/俄机枪在第三世界国家的销售获得了极大成功,被这些国家的士兵认为是最可靠的火力支援武器。

  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苏/俄机枪的发展还是显得有些保守,基本都是在别人的发展经验上跟踪发展,新技术采用不多,这就制约了其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另外,苏联解体后,囊中羞涩的俄罗斯军工生产体系受到了重创,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推出新的装备了,基本处于吃老本状态,机枪研制更是如此。在西方国家研发新一代机枪的挑战下,俄罗斯显得有些迟钝和无奈。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俄罗斯将逐渐丧失在机枪方面已有的一些战术优势,这恐怕是摆在现在俄罗斯军方面前的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严重问题。

  支持(中立(反对(回到顶部